返回列表

大气环境监测 无人机出了哪些力?

作者:中科环境浏览次数:1597时间:2021-11-15

大气污染具有涉及区域范围较大、区域之间污染物传输量大、污染源种类多、污染因子相对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监测方式很难及时、全面的确定污染源,因此,使用便捷、机动性强、监控范围广的无人机进入了大气污染监测的视野。

微信图片_20211115163517.jpg

2017年以来,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多。目前陕西、安徽、四川等多个省市区都利用了无人机这一新锐“武器”协助监测大气环境情况。据了解,无人机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无人机+可见光相机、无人机+红外成像仪和无人机+气体传感器。

无人机大气监测系统标准监测参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挥发性有机物以及颗粒物PM2.5、PM10等。在放飞无人机后,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污染区域,不断收集大气污染气体成分、污染源、污染分布等数据,并向后方传输实时视频、图像信息,为环保部门的后续执法提供决策参考和切实证据。

借多年技术积累,无人机已经在类型、质量和适用性上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已经成为了预防、监测和治理大气雾霾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通过低空自动监测或与AI等技术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动态、更准确、更全的获取大气信息,还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的方式,达到简单的除霾降尘效果。

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的无人机带有经纬度标记的污染浓度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定位污染源的位置与传输方向,甚至通过扫描不同高度下的三维污染浓度信息,进而捋清污染成因及传输特点,为大气防治提供行动思路和依据。

微信图片_20211115163536.jpg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环保行业及大气污染监测,中科环境公司的无人机等配套在线监测设备正在加紧研发。今后,公司将打造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近地面监测与地基遥感监测相结合,覆盖面更广、监测因子更全的地空天一体化光化学监测网络,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推动网格差异化、精准化监管,为污染精细化管控和预警预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首页
  2. 栏目
  3. 联系
  4. 产品
  5. 顶部